
健康永續傑出實踐
Outstanding Practices in Health Sustainability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濟醫院院長 趙有誠
台北慈濟醫院自創院以來,以「人本醫療,尊重生命」提供民眾優質醫療服務。以病人為中心,融合專業與人文,致力發展微創手術、器官移植、癌症診療、肺功能復原、周邊血管疾病、早產兒照護等多項特色醫療,屢獲國家品質標章肯定。
秉持慈濟醫療「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核心使命,我們拓展醫療服務觸角,關懷弱勢、深入偏鄉,並多次響應慈濟基金會國際賑災行動,前往緬甸、菲律賓、墨西哥、莫三比克、柬埔寨、約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家義診,實踐健康平權的理想。2023年,我們通過衛福部醫學中心評鑑,正式晉升為醫學中心,臨床照護、教學研究與醫療品質上的長期努力與成就備受肯定。
面對淨零轉型與氣候變遷挑戰,台北慈濟醫院積極回應《2050淨零排放政策》,並於2024年啟動ESG永續治理機制,成立五大永續推動小組,涵蓋醫院治理、卓越醫療、環境永續、幸福職場與社會共融,逐步建構本院的永續策略藍圖。我們以GRI準則為基礎,盤點利害關係人關注議題,進行重大性分析,並透過定期召開工作坊與行動會議,明確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制定具體KPI與行動方案,朝責任治理與價值創造邁進。
本院亦導入多項節能減碳措施。節能部分,全面汰換LED照明設備、建置雨水回收系統及更新儲冰槽節能設備;減碳方面,則透過減量藥袋尺寸、病歷電子化、鼓勵同仁茹素、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等,降低碳足跡。在資源回收與再利用上,我們結合慈濟二手輔具再利用平台,更替羽量級人工腎臟並推動洗腎衛材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永續無法一蹴可幾,需要從醫療日常做起,搶救生命與環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逐步實踐醫療永續的轉型。
在社會面向,我們堅守照護弱勢的初心,提供醫療補助、遠距服務與偏鄉義診,結合慈濟基金會與志工網絡,使出院後的關懷延續不中斷。並打造「以愛為管理」的幸福職場環境,提供員工宿舍及素食員工餐,持續優化薪資福利,定期舉辦員工家聚活動,讓同仁在工作中感受如家的溫暖與支持。同時,也從新人營與志工服務的學習中,見苦知福、以病為師。
醫療體系的永續發展需仰賴全院同仁的共同努力與社會各界的信任支持。未來,台北慈濟醫院將持續落實永續治理理念,擘劃兼具韌性與系統性的未來藍圖,強化供應鏈、社區與政策資源,讓醫療專業與慈悲精神在地深耕,也在全球永續行動中發揮影響力。
秉持慈濟醫療「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核心使命,我們拓展醫療服務觸角,關懷弱勢、深入偏鄉,並多次響應慈濟基金會國際賑災行動,前往緬甸、菲律賓、墨西哥、莫三比克、柬埔寨、約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家義診,實踐健康平權的理想。2023年,我們通過衛福部醫學中心評鑑,正式晉升為醫學中心,臨床照護、教學研究與醫療品質上的長期努力與成就備受肯定。
面對淨零轉型與氣候變遷挑戰,台北慈濟醫院積極回應《2050淨零排放政策》,並於2024年啟動ESG永續治理機制,成立五大永續推動小組,涵蓋醫院治理、卓越醫療、環境永續、幸福職場與社會共融,逐步建構本院的永續策略藍圖。我們以GRI準則為基礎,盤點利害關係人關注議題,進行重大性分析,並透過定期召開工作坊與行動會議,明確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制定具體KPI與行動方案,朝責任治理與價值創造邁進。
本院亦導入多項節能減碳措施。節能部分,全面汰換LED照明設備、建置雨水回收系統及更新儲冰槽節能設備;減碳方面,則透過減量藥袋尺寸、病歷電子化、鼓勵同仁茹素、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等,降低碳足跡。在資源回收與再利用上,我們結合慈濟二手輔具再利用平台,更替羽量級人工腎臟並推動洗腎衛材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永續無法一蹴可幾,需要從醫療日常做起,搶救生命與環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逐步實踐醫療永續的轉型。
在社會面向,我們堅守照護弱勢的初心,提供醫療補助、遠距服務與偏鄉義診,結合慈濟基金會與志工網絡,使出院後的關懷延續不中斷。並打造「以愛為管理」的幸福職場環境,提供員工宿舍及素食員工餐,持續優化薪資福利,定期舉辦員工家聚活動,讓同仁在工作中感受如家的溫暖與支持。同時,也從新人營與志工服務的學習中,見苦知福、以病為師。
醫療體系的永續發展需仰賴全院同仁的共同努力與社會各界的信任支持。未來,台北慈濟醫院將持續落實永續治理理念,擘劃兼具韌性與系統性的未來藍圖,強化供應鏈、社區與政策資源,讓醫療專業與慈悲精神在地深耕,也在全球永續行動中發揮影響力。